2013年第一个工作日,一篇武汉市汉阳区“毒地”的调查报道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武汉赫山地块,这一著名“毒地”,早些年险成为商品房。该地块是原武汉市农药厂,占地242亩。2007年,在建商品房的施工过程中,因工人中毒紧急停工。2010年,武汉市土地储备中心收回土地,开发商获退款4.055亿,另获赔1.2亿元。地方政府又耗资2.8亿元进行“毒地”修复。
实际上,武汉赫山地块仅是城市土壤污染的冰山一角,武汉的长江染料厂地块,在建成为“长江明珠”经适房后,也被媒体曝光,成为又一著名“毒地”。近年北京、江苏等地也相继曝出“毒地”事件。
所谓“毒地”,即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危害品,特别是化工危害品,长期跑冒滴漏、无组织散逸排放而沉降在厂区及周遍区域形成污染;生产企业大规模外迁后,遗留下的未经修复的污染地块,欧美国家称之为“棕色地块”,国内媒体通常称之为“毒地”。
自2006年国家发起土壤污染普查,2010年普查结束,相关数据至今仍是“不能说的秘密”。
2012年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系统地提出了土壤污染综合治理五项任务。此举被认为是在推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又一重要举措。由此,土壤污染数据公开,以及制定《中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在下一个五年被寄予诸多期待。
此前,土壤污染防止立法,和土壤污染数据公开一样,在多方呼吁下一直进展缓慢。2012年9月末,《全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进入立法阶段。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立法小组组长王树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土壤污染数据一定要公布,这是每个公民都该有的知情权,新法必须要提到信息公开和知情权这一块。他还建议建立土壤档案,方便公众查阅。
王树义称,从2005年国家提出制定规划到现在,已过去7年多时间。他预计《中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实施有可能要到“十三五”期间。“现在已经引起高层关注,立法进度会加快,不能拖。”王树义说。
但是,对于土壤污染数据,经记者多方求证,官方和学界均避之不谈。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万洪富曾告诉记者,他作为全国土壤污染普查的参与者之一,与相关部门签过保密协议,不能公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污染场地修复中心主任陈梦舫研究员告诉记者,土壤污染数据公开和共享是好事,但是他预计目前还不可能公开。国内土壤污染修复刚刚起步,各层面认识程度不够高,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争议。而在国外土壤污染治理是很正常的事情,政府做规划,企业制作修复技术方案,公众都会参与,所有受益者需达成共识。他预测,在下一个五年,随着国家土壤污染防治法和行业技术规范与标准的出台,未来五到十年后,这一市场将逐步走向成熟。
2012年6月5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介绍环境质量状况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
记者: 近日有媒体报道过“毒地”的问题,就是以前城区的化工厂、农药厂搬迁以后,造成了原地土地的二次污染,不知道环保部关注到这个报道后,有没有什么样的措施?2006年到2010年进行过土地污染调查,这个调查结果什么样的条件下会公布?
吴晓青: 关于土壤污染情况。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从2006年到2010年,我们会同国土资源部开展了全国土壤污染情况调查和污染防治工作。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在中国尚属首次,通过调查,我们初步掌握了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建立了我国土壤利用类型的土壤样品库和调查数据库。近期环境保护部将向国务院常务会议汇报调查结果情况,经国务院批准后,我们会适时公布调查结果。
2013年2月24日,北京律师董正伟向《法制日报》记者透露,他收到了环保部的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但令他失望的是,对于他所提出的请求环保部公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方法和数据信息”的申请,环保部以“国家秘密”为由拒绝公开。
对于环保部的“国家秘密”说,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24日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认为环保部的说法值得商榷。马军认为,土壤污染事关公众健康,环保部不能简单以“国家秘密”为由来剥夺公众的知情权。他建议环保部应该先公开可以公开的部分。
事实上,原国家环保总局与国土资源部早在2006年就曾做过全国土壤污染调查,但是,污染数据至今没有公开。
回信未涉及土壤污染数据
据董正伟介绍,今年1月30日,他通过在线提交和发送电子邮件方式,向环保部提交了两份信息公开申请,一份是申请公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方法和数据信息;另一份是,申请公开全国土壤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措施方法信息。
“今天上午收到了环保部的公开答复函件。实事求是讲,环保部这次信息公开答复做的比较好,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作出答复,答复内容总计22页。”董正伟说,环保部的答复是近几年其申请20多个部委政府信息公开“一次性政府信息公开纸张内容较多的之一”。
董正伟表示,让他感到唯一遗憾的是土壤污染调查数据信息没有公开。
环保部在发给董正伟的“环境保护部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以下简称告知书)称,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属于国家秘密,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14条规定,环保部不予公开。
对环保部的“国家秘密”说,董正伟认为是环保部不敢公开,“此前,环保部多次对媒体称土壤环境污染状况调查数据报告国务院批准后向社会公开。由此看来,土壤污染状况数据十分严重,环保部不敢向社会公开。”董正伟说,土壤污染状况数据关系到每个公民的生命健康和居住环境安全问题,事关公共利益,环保部以国家秘密为借口不公开,显然不符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主旨精神。
董正伟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土壤环境污染数据不公开不利于公民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不利于土壤环境保护治理;不公开还会严重影响公民知情权与监督权,
专家:土壤污染数据确具敏感性
就环保部以“国家秘密”为由不公开土壤污染数据,马军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土壤污染数据确实存在敏感问题,但他不赞同环保部的做法。
马军认为,“土壤污染了不仅会对公众健康造成直接损害,它还可以通过食品、农作物种植以及地下水渗透对人体健康造成间接损害,土壤污染问题事关公众健康,公众应该有知情权。”马军说,土壤污染相比大气、水、垃圾等的污染,更具隐蔽性,公众仅凭其感观很难对土壤污染作出基本判断。
他认为,从这个角度讲,环保部应该更加重视土壤污染信息的公开。但是,马军也表示,土壤污染数据确实具有敏感性,他不否认,污染数据一旦全面公开可能会引起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
“因为我们国家从来没有公开过土壤污染的信息,比如,房子建在污染的土地上,一些被污染的土地可能仍在种植农作物等等。这样的信息一旦公开很有可能会引起大范围或大数量人群的恐慌。”马军说,环保部不公开土壤污染信息可能也有其掌握的数据不是非常完整和准确的原因。
“但是,这些都不能成为环保部不公开土壤污染信息的理由。”马军认为,对于土壤污染状况公众有知情权,土壤污染治理也需要公众参与。
他建议,环保部对土壤污染信息不要完全不予公开,环保部应该就敏感数据以及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数据作出充分解释,并告知公众将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经过3年或5年的治理,环保部可以再去公开这些信息。”马军认为,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土壤污染数据的敏感性和公众的不满。
马军建议,对于土壤污染信息,环保部完全可以借鉴公开PM2.5信息的做法,而不应该简单的回避。
曾投入10亿元调查土壤污染
“为全面、系统、准确掌握我国土壤污染的真实‘家底’,有效防治土壤污染,确保百姓身体健康,环保总局和国土资源部18日联合启动了经费预算达10亿元的全国首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这是新华社记者2006年7月18日发布的消息。
武汉卖地不成反搭几个亿
《人民日报》2013-01-05报道4.055亿元卖地,却因土壤污染严重不得不退还开发商土地款,又赔偿了1.2亿元。近日,湖北武汉汉阳区赫山地块仍在繁忙“解毒”,成本预计超2.8亿元。
2006年3月,赫山地块以4.055亿元被武汉三江航天房地产公司竞得,但开发时发生工人中毒晕倒事件,导致武汉市土地储备中心在退还开发商土地款之外,又赔偿了1.2亿元,收回了土地。
武汉市环境保护局进行数次调查后发现,这块地“病情”严重,70%以上的区域都受到了污染,污染总土方量达到29.68万立方米。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磷、有机氯农药,即滴滴涕和六六六;平均污染深度在1.8米左右,局部最深达9米。
2010年3月,经武汉市国土、环保、汉阳区政府、科研院所等单位综合调查研究,决定对该地块修复。修复项目于2011年5月正式开工,目前总体进度已近60%,预计于2014年5月底完工。
据了解,赫山地块的土地修复成本预计会超过2.8亿元。土地修复专家说,如果计算一下污染企业搬迁前共创造的产值,再对比土地修复的成本,可以看出污染对于土地价值的负面影响非常巨大。
据了解,造成这块土地污染的原武汉市农药厂,是中型国有企业,1985年后几经改组,连年亏损,到1991年8月亏损高达3000余万元。
2010年,该地被退回武汉市土地储备中心。武汉市土地储备中心向开发商赔偿了1.2亿元。随后,武汉市开始对该地块进行修复治理,据媒体报道称,治理费用恐怕在5亿元以上。
时隔两年之后,赫山地块的修复工程进展如何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2012年09月14日来到赫山地块,进入工地简易的大门后,记者看到多辆大卡车停放在工地上,而该地块的大部分区域已经被挖开,并被白色的塑料膜覆盖。白色的塑料膜下面土壤的颜色明显发黑。工地的围墙边上搭建有多个塑料大棚,棚内是正在被晾晒的土壤。
一位施工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大卡车用来运送挖出的黑泥,而这些被污染的黑泥,大概挖了有8、9米深。整个工地的黑泥运送量大概在30万吨左右,14台大卡车每天能运出800吨,单是这些黑泥也要运上一年左右。据他介绍,这些黑泥在装袋之后将被运送到100公里之外的水泥厂。
有资料显示,该地的土壤中含有大量六六六和DDT等现已遭禁止的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的化学成分,该成分的最大特点是,化学稳定性强,即便深埋地下也很难降解。
另一位施工人员对记者表示,目前项目进度比较慢,大概只完成了三分之一左右,具体的完成时间现在还不清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施工较慢的原因中有一部分是因为挖出的泥土中带有农药气味,影响到周边的居民,引起周边居民的不满。
有居民告诉记者,由于挨近这块“毒地”,周边的楼盘销售情况也受到影响。记者来到附近一个新开盘的小区,该小区紧邻汉江,尽管周边风景优美,但是该售楼部当天仍比较冷清。当记者问及旁边的工地是否影响到其销售时,售楼人员表示,没有影响。
与赫山地块不同,原长江化工厂地块在发现污染问题之前,已经盖起了经适房小区。
该小区名叫 “武汉黄埔人家·长江明珠经济适用房小区”(以下简称长江明珠小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得的一份宣传资料显示,该小区位于武汉市江岸区,紧邻长江,开发商为武汉市江岸区房地产公司。该小区还被评为“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小区占地面积10.7万平方米,由13栋住宅、一栋幼儿园,一栋公建公寓楼围合而成。如果全部住满的话,大概有2200多住户。2010年10月完工交房。
但就是这样一个获得“国家康居示范工程”的经适房小区,却被媒体曝出未经环评就开工建设。武汉市环保局的环评报告指出,项目锑污染需修复面积为92020平方米;有机污染治理修复区域约1000平方米,总土方量约3200吨。
2010年,“毒地”上建起经适房小区经媒体曝光后,引发社会的强烈关注。随后,开发商对小区提出了土壤修复治理措施。
时隔两年之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长江明珠小区。一位居民对记者表示,小区住的人并不多。也有居民告诉记者,小区的污染是重金属污染,如果只是住几年的话应该没事,住几十年的话可能有影响。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评价研究所所长程胜高在当时的新闻发布会上曾指出,场地内污染土壤经过隔离封存后,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近年来,国内有不少“毒地”被开发为住宅用地,甚至成为昂贵的“地王”,仅是农药厂污染的场地就占据相当高的比例,但被处理和正在处理的屈指可数。
挖出来的土很呛人
进入5月,北京东五环外朝阳区管庄乡“康泉新城”二期工程工地上,挖掘机轰鸣作响,尘土飞扬。从深坑中挖出的土一度被直接堆放在工地上,散发出难闻气味。
这块场地为铁道部所属防腐枕木厂原址,七八年前该厂迁走。2011年1月,该地块从市政用地调整为经济适用房用地,给各部委公务员建设保障性住房,总建筑面积26.19万平方米。
枕木防腐厂在此生产30余年,其间需大量使用防腐蚀、抗老化的化学品,多种有机污染物经年不息地渗入地表土、深层土、地下水,直至更深、更远处。
记者获得的一份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所的调查报告显示,该地土壤中的污染物超标严重,主要为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具有较强的致癌性和致突变性。这一场地0-7米深度污染最严重,到达12米深度时,污染物仍然超标。
城市“毒地”涌现
“康泉新城”被污染的土方量在业内人士看来并不惊人,比其面积更大、修复更难的地块不胜枚举。
2001年,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大批污染型企业外迁。尤其是2008年,国家安监总局要求各地淘汰高污染化工企业,企业搬迁风生水起,污染场地大面积暴露。据不完全统计,至2008年,江苏、辽宁、广州、重庆等地污染企业搬迁数千家,置换约2万余公顷工业用地。其中重庆2004年至2012年集中搬迁了137家污染企业,而这些企业原址基本都位于黄金地段;江苏连续3年陆续搬迁4000余家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留下了大量污染情况不明的场地。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陈梦舫指出,国内不少“毒地”未经任何修复处理,就直接用于开发。
居民可能慢性中毒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全国发生过多起由于场地污染而致急性中毒事件。随着土地开发加速,类似事件呈上升趋势。
2004年4月28日,北京市南三环宋家庄地铁建设工地,3名工人在地下作业时中毒,被送至医院。出事地点是一家农药厂的原址,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该厂被北京红狮涂料厂合并。
2006年7月,位于江苏苏州市南环路附近郭巷的一化工企业搬迁后,留下20亩污染土地,6名筑路工人挖土翻起有毒土壤时昏迷。
参与北京化工二厂地块调查采样的一名污染修复人员描述,当时毒气从直径50毫米的采样管不断外冒,用打火机即可将其点燃,足见污染物浓度之高。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环境修复中心主任陈同斌说,“长期居住在污染土地的居民将可能慢性中毒,病情可能在五年、十年甚至几十年后才会显现。”
2011年11月,在苏州市区42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拍卖会上,位于平江区城北的苏地2009-B-33地块拍出9300万元,每平方米价格近1万元。而位于苏州古城区边缘的原苏化厂地块,却撂荒近2年。在寸土寸金的苏城,数十公顷的土地为何无人敢要?
“土壤被严重污染,不治理好就不能上市。”这是摆在苏州环保等多个部门面前的一个棘手问题。目前,苏州有关部门已和国内外专家拿出多个治理方案,但不管最终使用哪个方案,都面临着耗费惊人的资金。作为苏州古城区边缘最大待开发的地块,也可以说是全国首次对如此大面积的毒土地将进行治理,这无疑给“先污染后治理”的环保问题敲响了警钟。
断壁上可见“苏州化工厂农药车间”
挖掘机正在毒土地上作业
搬迁化工厂留下毒土地
核心区水质如酱油,活蹦乱跳的鲫鱼放进去几十秒就死
近日,某大型房地产开发公司老总欲在苏州市区投资建高档小区,当他得知位于苏州古城区边缘的南环有一地块闲置着,并已在国土储备中心待上市的计划内,于是赶紧向业内同行打探该地块的相关情况。没料,对方的一席话把他吓了一跳,“早已有很多房产商对这一地块虎视眈眈,可此地土壤毒性太大,不经过治理除毒的话,谁也不敢将它推向市场。”
这位老总了解到,该片毒土地主要是苏化厂的原址,总面积约三四十公顷,自苏化厂搬迁后,该地块已闲置近2年。
苏州化工厂搬迁后,撂荒近2年的数十公顷毒土地上,如今长满了一枝黄花等杂草。而要治理这片毒土地,不管采用哪种方案,费用都将需要几个亿或十多亿。
苏化厂,对于苏州市民来说,可谓家喻户晓。提及它,市民潘先生心有余悸,“生产农药的老化工企业,城南的居民深受其害,经常闻恶臭味,河道也被污染。幸好它搬走了,不然,住在附近的人还要继续遭罪。”
苏化厂创建于1956年,曾是国有大型一档企业,从2003年起实施整体搬迁到张家港。2006年起,公司本部开始逐步停产,2007年8月31日前公司已对先期停止生产的氯化苯、醋酐、吡虫啉、草甘膦、离子膜烧碱等10多套化工生产装置实现了安全、环保整体拆除。当年底,甲胺磷、三氯硫磷等装置也被顺利拆除。
虽然苏化厂的车间和仓库搬走了,但是这些区域内的土壤含有诸如甲胺磷、氯化苯等化学有毒有害物质的可能性最高,残留的化学物质不但会对浅表层的土壤产生污染,还可能对深层的土壤甚至地下水产生影响。
记者日前来到了苏化厂原址。只见周边已拉起了围墙,院内杂草灌木丛生。尽管时值冬天,可干枯的成片一枝黄花大多有1人多高,迎风摇曳好像在诉说昔日挂满黄花的壮观。
踩着一条泥泞的小路,记者走进苏化厂原址中心位置,却发现上千平方米的地带寸草不生,多个大小不一的深坑内全是黑水,如同酱油般,散发出刺鼻的气息,还有股淡淡的农药味。
记者发现,苏化厂原址中心位置周边的小水坑中的水却清澈见底,水里甚至长起了一些水草。据说,不长草的黑水坑地带是苏化厂生产核心区,“土壤被污染的浓度相对高出许多。”
苏化厂原址土壤究竟有多毒?如何来直观地验证?记者特意买了多条活鲫鱼前去试验,大的每条九两多,小的也有三四两。
在如酱油般的一黑水坑旁,记者丢进一条三四两的鲫鱼,鱼儿刚游了10多秒,便翻起了肚皮,漂在水面没了动静。在其他黑水坑,连续丢了两条同样大的鲫鱼,结果相同。把活蹦乱跳的大鲫鱼丢进去,不到1分钟,游进水下吐了几个泡的鱼儿也相继浮出水面,和小鲫鱼的命运一样。数分钟后,记者发现,早前被丢下黑水的小鲫鱼,鱼鳃部位向外渗血。来到苏化厂院内南侧相对清澈的水坑,记者放进一条小鲫鱼,鱼儿却游得很欢快,出现了与黑水坑不同的景象。
一周后,记者再次来到苏化厂原址院内,发现投在清水坑的鲫鱼依然活着。随行的王宇湖博士,是苏州高新区环保产业园内苏州纳迪微电子有限公司的老总,从事与环保治理有关业务。在苏化厂原址核心区实地查看后,他表示很意外和震惊,“鱼儿在酱油色的水中不能存活,说明水中有磷等有机物严重超标。”
国内外专家掘土探析毒素 存在哪些有害物质,有关负责人不肯透露,称结果保密
苏州市环保局的官方网站显示,2012年1月5日,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就《苏化厂土壤污染调查及修复方案》项目召开专家咨询会。来自中国环境科学院、环保部南京环科所、中科院南京土壤所、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五位专家对项目进行了论证。
专家们对项目前期的现场监测结果及环境污染因子及可能原因进行了充分会商与讨论,一致认为:苏化厂原厂址土壤存在有机物析出的巨大环境风险;局部区域苯系物污染严重,氯化物和磷化物含量较高。建议须经充分技术论证及土壤修复后才能适度进行开发,具体修复方案必须在考虑环境风险的同时,兼顾技术可行性及经济可行性,修复方案要经过经济效益评估。专家咨询会的召开,标志着苏州市与德国DHC公司合作开展的重化工企业搬迁后土壤治理与再修复研究项目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记者了解到,去年5月初,苏州市专门请来了德国DHC公司的几名“洋专家”,帮助环保部门对苏化厂旧址开展土壤分析评估和修复研究工作,“洋专家”们经过实地考察初步掌握了苏化厂内污染源的分布情况并透露,苏化厂旧址内共有19个重点污染区域,过去这里大多是生产车间或堆积农药产品的仓库所在。后来,“洋专家”进行土壤采样时,在这块土地上平均采集了37个点位,并根据分层标准的不同,按一至四米的挖掘深度共采集了74个土壤样本,其中15个由DHC公司带到德国检测,剩余的大部分样本则在苏州进行检测。
具体负责这一项目的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杨积德告诉记者,苏化厂旧址地块占地约43公顷,因该厂建厂历史很长,早期的生产技术在环保方面也确实有些不到位,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目前,苏州与德国DHC的合作已经结束,请国外的专家参与,主要是拿出一个污染的评估报告,并针对这块土地的治理开展相关人员的培训。经过采样分析,土壤污染评估有了初步的结论,苏化厂的土壤里的确存在污染物。
据杨积德介绍,此次之所以要请德国专家来帮忙,是由于我国目前对土壤污染的检测标准仍以重金属为主,在有机物污染的检测分析领域,则只能参照欧盟国家的标准,并且国内的相关技术也比较匮乏,“苏化厂土壤污染以有机物为主,在重金属检测方面,只发现个别的样本超标。”从现场掘洞采集时的气味辨别来看,苏化厂旧址的土壤污染情况似乎并没有之前设想的那么严重。
对于具体污染程度,存在哪些有害物质?杨积德称,结果是保密的,具体内容不便透露,“主要是苯和醚超标。”
杨积德说,从探测来看,苏化厂原址土壤被污染不是很深,污染深度在2至3米,因部分地段有渣土,真正受污染的也就1至2米。“目前,我们已和有关治理公司拿出多个治理方案提交市政府审批,还尚未确定。”
2016年04月17日深夜,环境保护部决定成立联合调查组,赶赴江苏常州彻查常州外国语学校周边环境污染问题。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环境保护部获悉,媒体17日晚报道了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周边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后,环保部、江苏省政府立即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并成立联合调查组,将尽快赶赴常州进行现场调查。
据央视17日晚报道,常州外国语学校是江苏省内较好的一所初中学校,因为教学水平高,是不少家长择校的首选。然而,自2015年年底开始,很多在校学生不断出现不良反应和疾病,家长怀疑与旁边的化工厂污染土地有关。
记者调查发现,自从去年9月份搬到这个新校址后,很多学生因为环境污染,出现了各种不适症状。12岁的学生小曾从去年以来,一直咳个不停,皮肤上出现了多种异常反应。13岁的小金也出现了大面积红疹,还伴随剧烈头痛,一直查不出病因。
常州外国语学校先后有641名学生被送到医院进行检查。有493人出现皮炎、湿疹、支气管炎、血液指标异常、白细胞减少等异常症状,个别的还被查出了淋巴癌、白血病等恶性疾病。
据知情人透露,这么多学生同时出现不良反应,污染源来自于学校北边的一片工地,这个地块上原来是三家化工厂,怀疑污染来自对土壤进行的开挖作业。
三家化工厂分别是常隆化工有限公司、长宇化工和华达化工。
有环境影响报告称,这片地块土壤、地下水里以氯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污染物为主,萘、茚并芘等多环芳烃以及金属汞、铅、镉等重金属污染物,普遍超标严重,其中污染最重的是氯苯,它在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浓度超标达94799倍和78899倍,四氯化碳浓度超标也有22699倍,其它的二氯苯、三氯甲烷、二甲苯总和高锰酸盐指数超标也有数千倍之多。
记者调查了解,此前家长们曾委托检测公司对常州外国语学校里的地下水、土壤和空气进行了检测,结果多项特征污染物被检出。
在对空气的检测结果显示,常州外国语学校里的教室、宿舍、图书馆等处也都测出了丙酮、苯、甲苯、乙苯、二氯甲烷等污染物质,专家认为,这也与邻近的常隆污染地块上的污染物质对应吻合。
有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历史上,长三角地区工业发达,特别是乡镇企业林立,早期对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不够,留下了大面积“毒土地”、“毒水塘”,一些河流底泥的重金属含量高。
这位专家表示,“十三五”时期是水污染、土壤污染治理的重要时期,长三角地区的任务同样十分繁重,水体、土壤的修复过程中,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空气污染,需要特别防范。
环保部17日夜表示,常州外国语学校周边环境污染问题调查结束后,将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情况。
http://money.163.com/16/0419/14/BL18MDBS00253B0H.html2016-04-19 14:29:00 来源: 经济观察报(北京)
常州外国语学校于去年9月份搬入新址,与常隆化工地块一路之隔。随后,部分学生家长陆续反应该地块的污染问题,去年12月,常州市新北区环保局要求污染地块的修复工程立即停止施工,并下达了期限责令整改通知书,该污染场地调整了土壤修复工程,采取应急措施,对污染场地覆盖粘土进行封盖,完成覆土封盖后,在不同区域种植绿植,建设公共绿地。
今年1月,常州市政府调整了该地块的土地使用用途,原来的商住用地用途改为了绿化用地,春节后,按生态修复方案实施地块绿化。
2月份,受常州市环科院委托,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组织了常隆化工地块的土壤修复调整工程竣工验收,由南京农业大学、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常州大学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对修复调整工程进行勘察后,得出结论:工程已达到预期环保治理效果,空气质量检测达标。
记者调查了解到,在对常隆化工地块验收监测过程中,常州市环科院曾委托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进行环境空气质量检测,其中包括周边敏感保护目标检测,此次受污染影响的常州外国语学校就曾设了三个检测点位。但这三个监测点位并没能检测出任何异常。
一份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针对此项目做的监测报告中显示,监测因子包括酚类、苯、甲苯、苯胺、非甲烷总烃、总悬浮颗粒物、臭气浓度,监测频次为2次,由常州市人居环境检测防治中心提供的检测结果显示,各项数据均达标。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被央视曝光超标近十万倍的氯苯,并不在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对该项目验收监测的监测范围。
此前,针对常隆化工地块的土壤修复调整工程验收技术方案,四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曾给出意见,建议“强化场地土壤修复工程完工后的环境空气质量控制验收,规范环境空气质量验收监测方案”。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刘宇告诉经济观察网,“做污染场地及周边的环境监测时,主要会根据场地的污染特征,来选定检测因子,但这里对高度致癌物的监测工作做的可能还是比较少,同时,也有可能是监测设备的缺陷和方法上的缺陷导致没监测出来”。
这份并未监测出任何异常的监测报告成为专家评审的重要依据,专家组给出的验收意见中称“该工程实施程序规范,完成了既定修复任务,达到了土壤修复技术方案调整报告的相关要求,专家组建议通过验收”。至此,常隆化工地块的土壤修复验收材料齐全,今年2月15日,常隆化工地块土壤修复调整工程通过了当地环保部门的验收。